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葡萄酒学院大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作者:李英哲        发布日期:2018-10-22     浏览次数:

 

 为了贯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老一辈领导人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葡萄酒学院大学生第一党支部于2018年10月19日5点在葡萄酒学院六层中厅党团活动室组织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影片讲述了在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之大跃进的失误及前苏联的连续逼债的境况下,全国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在毛主席的指引下,1961年5月周恩来总理赶赴革命老区邯郸市武安县伯延公社进行实地调查。周总理到伯延后,发现当地情况并非表面上的生活富足,于是总理走访贫苦百姓了解情况,苦口婆心地劝导党员们讲出真话,最终收集到了很多宝贵的群众意见。和毛主席通了长长的电话后,宣布了多项政策调整,全体社员一阵欢呼。

 党员吴璐璐在观看后感慨道:“影片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周恩来同志深入最基层调查研究,为民务实清廉的感人故事。周恩来同志心系群众、忧国忧民,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感人肺腑,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教材。1961年是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光里,夜以继日地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尤其是在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自我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这些地瓜苗是周恩来与当地群众一同栽下的,他生怕飘泊大雨将地瓜苗冲走,这是老百姓生活的期望。到了夜间,本就身体虚弱又劳累了一天的他还伏案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在向毛主席通话汇报状况时,打电话一向到天亮……这一个个感人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党员李英哲在观看后感悟颇多,谈到:“周总理真心实意地想要了解伯延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现了人民生活的真实境况:吃树叶啃树皮,挑水要走十几里地等,实在是困难。周总理把社员们好心做的肉分给大伙吃,把馒头留给老人吃,和社员们一起插瓜秧子,做到了与人民同甘共苦。每天晚上都很晚才睡觉,整理材料、写报告,第二天又深入群众了解情况,不达目的不罢休,反复地给党员们做思想工作,以求了解到群众的真实意愿,这一点深深地体现了党员实事求是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用他自己的具体行动,为伯延人民树立榜样,也给我们新时代的党员树立了榜样,关心人民、爱护群众、真正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老一辈革命领导人永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学习的楷模。”

 预备党员张雅鑫谈到:“这是我第一次认识伯延,淳朴、真挚、赤诚,是伯延人民的代名词。每一句真情呼唤、每一滴温热泪水,还有那枚邮票、那碗拽面,都是伯延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对生活的包容与奋斗、对国家的信赖与支持。而当时在伯延的周总理,一言一行都是对群众的关怀、对了解真实情况的耐心与迫切,以及对 改善人民生活的向往。周总理置身于人民之间,同甘共苦肝胆相照,体察民情,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真正做到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万分真挚淳朴的鱼水之情了。”

 预备党员侯国山在观影之后感想很深,说到:“我深深被周总理爱国爱民的大爱精神所感动,他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关心村民吃住问题,着眼实处。当总理看到村民为自己准备的“丰盛饭菜”时,把迈进食堂的一只脚悄然收了回来,坚持和大家一起吃大锅饭,“村民比我更需要这些”,周总理把一颗心全部奉献给人民,坐在村民炕头、门前板凳上了解吃饭问题,站在村民地里插地瓜秧苗,如此平易近人、爱民爱国的总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一定要以周总理为最高榜样,爱国奋斗,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奉献终身!”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