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活动报道

【党员先锋砥砺行】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习近平在梁家河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

作者:侯国山     来源:大学生第一党支部    发布日期:2019-02-23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高校考察并与师生座谈,多次给青年学生回信,希望青年学生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他强调,“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牢记时代嘱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梁家河仍不忘刻苦读书学习,渴求知识的吃苦精神,不断磨砺自己,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读书学习:“炕头上的书总是堆得满满的”

——梁玉明《“习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

 在梁家河插队的这段时间,习近平阅读了大量书籍。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方面的书,他看得真是太多了!只要有一点点空闲时间,习近平坐下来就看书,有时候一直看到深夜才睡。那时候在我们黄土高原的窑洞里,习近平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要上山劳动,想学习只能硬挤出一点时间,晚上看书只能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但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却对学习有着浓厚的热情。我们都说,社员抽烟有“烟瘾”,习近平读书有“书瘾”。  今天我们总是跟孩子说:“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这条路,对于当时的习近平来说,几乎就是不通的。他父亲习仲勋当时受到严重的政治迫害,习近平本人被划分为“黑帮子弟”,他就算刻苦学习,一般也没有上大学的机会。实际上,习近平读书并没有明显的功利性,也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他在梁家河待了7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尤其是他当了我们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后,他每天不仅要和社员一样劳动,还要处理村里的大事小事,在那么忙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读书。社员到他窑洞里去,都说:“你看这炕头上的书堆得满满的!”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热爱知识,他怎么能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坚持读书?怎么能7年都坚持读书呢?

“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

——王宪平《习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那时候,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待在屋里就是昏暗的窑洞,出门就是漫山遍野的黄土。习近平在劳动之余读书,是一种充实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荒废时光的好办法。

 他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当时的煤油灯很简陋,在用完的墨水瓶里灌上煤油,瓶口插个铅筒,再插上灯芯,点燃了照明。习近平就拿本书,凑着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

“有时候上山干活,习近平也在兜里装一本书”

——武晖《“习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

 我喜欢到知青窑洞去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看习近平带来的很多书。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现在回忆起来,习近平他们住的那个窑洞特别温暖,也特别神奇,就像是知识的宝库。

 有时候上山干活,习近平也在兜里装一本书,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在拉话,他就拿出一本书来看。晌午回窑洞歇一会儿,习近平也要抓紧时间看一会儿书。我觉得,一方面习近平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读书也带给习近平无限的力量。书里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丰富的知识,通过学习,人增长了见识,汲取了知识,就会变得更坚强、更强大。

“几乎每页边空上都密密麻麻地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批注”

——陶海粟《“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

 有一天,我抽出时间,自己到梁家河登门拜访了他们。在梁家河村一间黑咕隆咚的破窑洞里,他们三个正好都在。当时,梁家河的十几个知青,大部分都已经当兵或招工走了,另有几个没走的也待在北京不来,只有习近平和雷氏兄弟还在村里。我进了窑洞,第一眼就看见炕上、窗台上、箱子上,到处都堆着一摞一摞的书。聊天过程中,我随手拿起一摞书最上面的一本《共产党宣言》翻了翻,只见里面几乎每页边空上都密密麻麻地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批注,扉页上有“雷英夫”的签名。当时我暗自称奇,心想:“共产党的干部里还有这么认真读书的?!”有这样的干部,他们孩子们的窑洞里到处堆着书自有其道理了。

“饿着肚子坐得住,能踏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

——戴明《“习近平在梁家河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

 我们有时也去周围几个村的知青窑串门。那时我们闲得无聊,肚子又饿,就经常一起商议到什么地方去蹭饭。我们说:“习近平,走啊,咱们去梁家塌吃他们一顿!”但是,习近平不去,他就坐在那里看书,他说:“我就不去了,你们弄到吃的,给我带回点来吧。”

 习近平一方面是不喜欢参与这些事情,另一方面他那段时间“痴迷”在阅读和学习之中。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当时,我并不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踏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这确实需要一定的定力,需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见了好对联就抄下来、遇到新鲜事就刨根问底”

——黑荫贵《“我和习近平一起到四川学习办沼气”》

 去峨眉山、都江堰,包括二郎庙的时候,我发现习近平有一个特点:凡是那里门上的对联,不管是峨眉山寺庙里的,还是青城山的,他几乎都很认真地抄写下来,然后细细品味。我们在峨眉山上住了三夜,还见到了大学生毕业来当尼姑的,习近平还和她们聊,你们为什么不上学而来当尼姑?原来有的是厌世了,有的是家里逼婚,还有的是想通过这个考一个宗教学院,也是一个出路。在寺庙借住的时候,我们还遇到一些僧人,习近平也和他们聊:你们在这儿守着这个寺庙怎么解决生活问题?你们每天想的是什么?等等。

习近平老早就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从他见了好对联就抄下来、遇到新鲜事就刨根问底,再联系他插队期间如饥似渴地坚持读书学习,都说明习近平是一个崇学尚读的人,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

 

 (结尾:)读书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么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习惯,他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总书记引用过多次,而他本人信手拈来的很多经典名言也正是对于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才能更好地发挥本领和才能。这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学无止境,一直读书学习,一直思考,用深厚的学养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