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就是在对病虫害的防治体系中,必须首先考虑自然控制手段,而只有在自然控制手段不能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时,才能进行最合理、最有效的化学防治,也就是化学防治应在适当的时候、使用适当的药剂并利用合适的设备进行。葡萄园的合理防治应达到以下目的:保证产量和质量;保障或建立自然的生态平衡;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安全;保障并改善环境和土地的质量。总之,葡萄园的合理防治必须保证葡萄园优质、稳产、长寿、美观。
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也就是在使用直接防治以前,必须尽量利用所有的预防措施。预防的目的就是防止或使有害生物不能在葡萄上生存,其方法包括:植物材料的选择、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清园以减少病原数量、生草覆盖、良好的夏季修剪以及合理的冬季修剪等等。只有在预防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时候,才能利用化学或生物防治方法。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为了在最佳的时期选择最适合的药剂进行防治,就必须对病原和症状进行严格的定期观察;利用预测、预报模型,与天气预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选择安全的药剂;保护或引进益虫。
无论使用什么防治方案,都必须遵守三个原则: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应轮换使用相应药剂;遵守相应药剂采收前使用的规定, 以防葡萄或葡萄酒中农药残留量过高;保证喷药质量。
1.葡萄病虫害合理防治的基本内容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葡萄病虫害的合理防治,是生产无公害葡萄产品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1防治原则
葡萄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必须以种苗(包括插条、嫁接苗和自根苗等)消毒和种植无病毒苗为起点,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生物防治,按照品种特性、物候特点以及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1.2防治方法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
??植物检疫:限制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如葡萄根瘤芽、葡萄皮尔斯病等;
??农业防治:应用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如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密植、控制长势、行间覆盖等;
??物理防治:应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如剪除病虫枝、捕杀害虫等;
??生物防治:应用天敌、拮抗作用等天然生物方法防治病虫虫害;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2.葡萄园生草覆盖
在葡萄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中,葡萄园生草覆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明显降低新梢的长势,促进根系发育,改善葡萄园微气候,预防相应的病虫害和缺素症的发生。
葡萄园生草覆盖就是在葡萄园中种草或利用野草对所有或者部分的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该项技术是葡萄合理种植的重要环节。葡萄园生草覆盖有以下优点:
??防止水土流失;
??降低药剂向水中转移的危险;
??提高土壤的空隙度,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葡萄的抗病性,特别是防止灰霉病的发展;
??降低除草剂的用量。
葡萄园生草覆盖由于能改善葡萄的卫生状况,特别是防止灰霉病,因此能提高葡萄的质量,即含糖量提高、含酸量降低。在干旱年份,对于保水性差、生草不久的葡萄园,其葡萄的含糖量可能降低。生草葡萄园的葡萄酒感官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其果香和酚类结构感更好。生草的这一作用,特别是对于红色品种,主要是由于葡萄与草竞争的结果。
生草会造成草与葡萄的竞争,特别是对于水分和氮素营养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葡萄的长势和产量下降。这对于一些土层浅或水分亏缺的土壤会带来一些问题。定植后4-5年,当葡萄植株的根系下扎到深层土壤后,生草对长势和产量的影响就不明显了。生草同样会降低葡萄汁中的氮素含量,特别是白色品种,从而降低其发酵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可在转色期进行2-3次叶面追施氮肥,或者在发酵前添加氮素营养。
在决定利用葡萄园生草覆盖时,必须进行以下工作:
??确定生草的目的;
??根据生草目的选择草的种类和覆盖比例;
??在生草前观察葡萄的长势,并测定葡萄汁的含氮量,以分析生草可能出现的问题;
??防止在幼龄葡萄园(定植不到四年)中生草;
??如果要降低草与葡萄间的竞争,则应限制生草的比例,或者每两行种一行草;
??在所有情况下,地头和葡萄园周围都应生草。
生草覆盖中对草的管理主要是进行剪草,剪草的次数与草的长势、土壤种类和气候有关,一般为一年3~5次。
3.化学防治的注意事项
为了控制病虫害的灾害性发生,在葡萄病虫害的合理防治中,允许使用一些低毒化学农药,限制使用一些中毒农药以及一些低毒但容易产生抗性的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的农药。
3.1农药的分类
3.1.1允许使用的农药
这类农药主要是杀菌剂,包括科博、铜制剂(必备、波尔多液)、硫制剂(石硫合剂、硫胶悬剂等)、高质量EBDC类杀菌剂(喷克、山德生、丙森锌、国产80%代森锰锌等)。
3.1.2限制使用的农药
这类农药包括杀菌剂和杀虫杀螨剂。
??杀菌剂:一般EBDC类杀菌剂(代森锰锌、福美双、炭疽福美等)、氟吗啉、安克(烯酰吗啉)、多菌灵、甲托、甲霜灵、霜脲氰、乙磷铝、恶霜灵(杀毒凡)、霜霉威、烯唑醇(特谱唑)、氟硅唑、恶咪唑、亚胺唑、嘧霉胺、乙霉威、腐霉利、异菌脲、溴菌清等。
??杀虫杀螨剂:菊酯类(歼灭、氯氰菊酯等)、有机磷类(辛硫磷、敌百虫、亚胺硫磷、嘧啶磷、二嗪农、阿维菌素、哒螨灵等)。
3.1.3禁止使用的农药
所有剧毒、高毒的农药,尤其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包括甲胺磷、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氧化乐果、磷胺、科百威、涕灭威、灭多威等。
所有具有积累毒性、致畸、致癌的农药,包括杀虫脒、三氯杀螨醇、克螨特、滴滴萄涕、六六六、林丹、氟化钠、氟乙酰胺、汞制剂、铅类、福美砷及其他砷制剂等。
3.2农药的科学使用
在必须使用农药时,为了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对症施药:必须针对主要的病虫害的种类选择相宜的农药,才能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在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化学防治应以保护剂为主,注意保护剂和治疗剂的配合使用。
??注意施药质量:施药质量是决定防治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喷洒农药时必须均匀、周到。
??适时用药:一方面应在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用药,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农药的潜能。
??药剂的轮换使用:不仅可阻止或减缓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性,还可有效地减少某种化学农药的残留量。
??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影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的因素很多,包括最大无副作用剂量、安全系数、食品的日摄入量、在植物体内的分解半衰期、农药的使用次数等。所以在葡萄病虫害的合理防治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
??农药使用记录:在每次使用农药后,都应记录所使用的农药名称、用量、时间等,这一方面可检验农药的使用效果,同时也是生产无公害葡萄产品必备的材料。
4.葡萄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根据葡萄物候期的进展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我们将葡萄主要的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及其防治措施列入表5-1,该表也可作为葡萄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历。
5.葡萄缺素症的防治
多数一年生作物比较,葡萄对矿物元素的需求要小得多,因而其缺素的危险也就要小一些。但是,与所有的植物一样,如果葡萄对矿物营养吸收不足,也会导致树势和产量的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植株的死亡,葡萄和葡萄酒的质量也会下降。
5.1葡萄缺素症的预防
估计土壤肥力和预防葡萄缺素症的主要方法是土壤分析和叶柄诊断,但葡萄园的土壤观测对于防止葡萄缺素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5.1.1土壤观测
通过土壤钻空取样或土壤剖面的观测,可以了解土壤结构,获得对于改善土壤一植株关系非常重要的信息。这在葡萄定植以前犹为重要:
??了解土壤的结构是否均匀一致;
??便于确定排灌系统:对土壤剖面的观测,可以了解各土层的状况,有利于合理地安排排灌系统;
??使植株更适合土壤状况:根据土壤湿度、可能的干旱以及肥力状况等,可以更合理地确定品种、栽培方式等;
??便于确定土壤管理方式: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测,可以确定葡萄园是否生草或清耕,以及是否需要深翻松土等;
??便于确定施肥方案:土层深度、砂石含量、有机层的状况以及根系的分布等,都是合理施肥的必要条件。
5.1.2土壤分析
在定植前或定植后对土壤进行化学分析,了解土壤中的营养状况,是合理施肥的基础。例如对于酸性土壤,施入适量的石灰和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葡萄对矿物元素的吸收,从而防止缺素症的出现。每五年对土壤进行一次分析,可了解土壤的费力状况和施肥的效果。但是,只了解土壤中各种元素的有效含量是不够的,因为葡萄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还受土壤结构、湿度、黏度以及根系的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5.1.3叶柄分析
通过叶柄分析可以了解葡萄实际的吸收状况。叶柄分析的最佳取样时间是转色中期。实际上,葡萄的营养状球况,包括叶柄的成分,夕是随着物候期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在转色中期的叶柄分析结果,最能代表葡萄植株的营养状况,所以也最为可靠:叶柄分析可使我们确切地了解葡萄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对于钾和镁,可在表现症状前预测缺素的危险;叶柄分析对于预测缺磷症也有特殊的作用,因为葡萄在缺磷时并不表现症状。但是,在确定施肥量时,土壤分析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施肥量必须根据土壤的结构和离子交换能力而定。
5.1.4葡萄园观测
上述方法必须与葡萄园状况以及葡萄植株表现的观测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防止葡萄的缺素症。实际上,植株的长势过旺或负载量过大,也会提高葡萄出现缺素症的危险。对当年的天气状况的分析,也非常有利于预须测下一年可能出现的缺素症。例如,在钙质土区域,如果去年冬天和当年春天降水较多,则由于碳酸盐的溶解和流失,而有利于当年缺铁失绿症的发生。
5.2缺素症治疗的一般方法
一般而言,治疗缺素症的方法有土壤施肥、根外追肥和改善土壤一植株关系三种。
5.2.1土壤施肥
对缺素症的根本治疗是通过土壤施肥来实现的,其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施入的量和时间应根据土壤亏缺量和土壤类型而定。如果土壤的亏缺量太大,则所需补充的量必须分几年施入。相关肥料一次性施入的高限如下:
??N: 50-60kg/ha,即3.5-4.0kg/亩;
??K2O: 150(沙质土)~300(黏土)kg/ha,即10~20kg/亩;
??MgO: 150(沙质土)~250(黏土)kg/ha,即10~16kg/亩。
为了避免土壤中各种营养成分间的失衡,不能夸大治疗的用量。对于缺氮症,如果施入的氮肥过多,会严重降低葡萄的质量;对于沙质土中的缺钾症,钾肥施入过多,则会由于钾与镁的拮抗作用而导致缺镁症的出现;在治疗缺硼症时,如果施入的硼超过5~l0kg/ha(根据土壤类型而不同),则可能导致硼害,且硼害是很难逆转的。
5.2.2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只能作为土壤施肥的补充措施,主要在由于土壤、竞争以及根系等方面的原因而影响葡萄根系的吸收功能时使用。在缺素症较轻时,根外追肥可以保护叶幕,保证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当年的葡萄质量。此外,在土壤施肥的效果还没表现之前,根外追肥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对于黏重的土壤。对于一些特殊的缺素症,如通常是诱发性的缺镁症,根外追肥的效果要比土壤施肥好得多。对于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由于葡萄植株对其所需的量很小,根外追肥的效果就非常好。
5.2.3改善土壤一植株关系
除通过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给葡萄补充所亏缺的矿质元素外,一些农业措施也可通过改善土壤一植株关系而有效地防止缺素症:
??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深翻松土,可提高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有机质的矿化和根系下扎;
??在有缺铁失绿症可能的地区,如果春天多雨,则应避免进行土壤耕作,以防止土壤返碱;
??通过生草覆盖控制新梢长势;
??如果缺氮或在干旱的条件下,则应取消生草覆盖;
??在产量过高的情况下,应降低植株的负载量;
??选择适合土壤状况的砧木;
??提高叶幕面积等。
总之,对缺素症的防治,是葡萄病虫害合理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则还是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因为如果葡萄一旦表现出对某种元素的缺素症,治疗起来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土壤分析与叶片诊断相结合,可以制订出防止葡萄缺素症的良好方案,但对土壤剖面和葡萄表现的观测以及气候状况的分析,对于品种、砧木的选择,确定适宜的栽培方式和农业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对防止葡萄缺素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发生葡萄缺素症的情况下,根外追肥能很快表现出效应,但对缺素症的根本性治疗,还必须依赖土壤施肥和土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