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推广» 科研平台» 萄与葡萄酒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规章制度

教学实验室“十一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4-06-10     浏览次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学实验室“十一五”发展规划

高等学校实验室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流的实验室予以支撑。要将我校建成一所“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根据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等,结合我校实验室目前发展现状和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发展趋势,制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室“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现状、存在问题及目的

(一)现状

目前,全校有正式建制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47 个,其中实验教学中心9 个(含2 个省级教学实验中心),教学实验室38 个;工程训练中心1 个。各类教学实验室能开出实验项目4173 个。截止2005 年底,我校共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00 元以上)30000 余台件,价值3.626 亿元,其中教学用仪器设备(800元以上)18652 台件,价值1.4109 亿元,生均6677.44 元;10 万元(含10 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354 台件,价值1.002 亿元,占仪器设备总值的27.60 %,在38 所“985”高校中列第35 位(平均42.88%),在15所农林院校中列第13 位(平均32.20%)。教学实验室面积43751.62 m2,生均2.07 m2。截至2005年底,共有实验技术人员301人,其中专职人员234 人,副高以上职称102人,占总人数的33.89%;中级职称82人,占总人数的27.24%;硕士以上43 人,占总人数的14.29%;本科130 人,占总人数的43.19%。

(二)存在问题

自合校以来,学校投资约1.302 亿元对教学实验室进行了重点建设,实验室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由于实验室底子薄,设备陈旧、数量不足,部分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面临更新与补充,计算机等电子仪器设备已到或面临更新换代,实验仪器设备配套数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10万元(含10 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偏少。据测算,到“十一五”末,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000 元”的本科教学评优标准,教学实验室有近1.3 亿元的经费缺口。

实验室面积达不到规定标准,难以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生均2 M2的标准计算,到“十一五”末,要满足24000 名本科生、7000名研究生的教学需要,教学实验室用房面积尚有1.8 万M2的缺口。实验室开放率、利用率偏低,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如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实物共享是“十一五”重要任务。部分实验室存在重复建设、资源严重浪费__________的现象。实验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业务素质能力亟待提高。

(三)目的

“十五”期间,我校教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教学实验室实现了实质性融合,实验室硬件条件、实验室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实验室管理趋于规范。为了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推进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制订本规划。

二、“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2020 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以建设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把握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当代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加快我校实验室改革和建设步伐。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建设基础课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基础实验室和新上专业实验室。在不断改善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形成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三、“十一五”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我校基础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基础实验室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专业实验室具有本专业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能够完全满足本专业教学、科研需求,为本专业教师及一般科研人员能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场所;全校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验室开放率、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长效运行机制;实验技术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满足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实验室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校、院(系)两级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学院(系)实验室工作小组两级决策、咨询机构。

按照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校、院(系)两级管理,成立由分管校长任主任,有关职能处室、专家及院(系)负责人参加的实验室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设置、仪器设备布局、实验室管理及实验室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各院(系)成立实验室工作小组,在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院(系)领导下,依据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制订本院(系)实验室的具体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使实验室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充分发挥院(系)实验室工作小组在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凝炼办学资源,实现跨学院、跨学科实验室实质性整合

为了进一步优化和共享教学实验室资源,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实验室工作体系,提高投资效益。“十一五”期间,根据院(系)学科、专业的性质,突破学科界限,集中优势资源,把学科相近的实验室整合成跨学院、跨学科、功能强、规模大、服务面广的校级实验教学平台,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利用率,用足用好一切实验教学资源。

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立项论证,设立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建立健全教学实验室开放制度;同时,建议学校调整实验课程安排,尽量避免实验室长期闲置状况,教学实验室开放率、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四)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加快实验室数字化建设,争取在3 年内,学校所有教学实验室实现数字化管理,使我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五)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及使用效益评估制度,提高大型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在实验室管理处主页上开发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模块,利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直接提交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开放仪器信息等。同时,做好大型仪器设备信息上网与更新工作,编辑大型仪器设备信息手册和操作手册,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及对外开放制度、综合效益评估制度。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基金,加强闲置仪器设备的调剂使用,使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50-70%。

(六)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及业务素质

通过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技术人员培训计划,联系国内外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来实验室教学,进行管理规范培训、岗位培训、大型设备操作培训;鼓励部分实验技术人员在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建议学校每年安排20~30 名实验室技术人员听本专业、相关专业、新增专业的课程,每年有计划地选派10~15 人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定期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学习;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兼职从事实验技术工作;完善实验室人员的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其在实验技术方法手段的能力与水平,以及仪器设备的维护、功能开发和提高服务质量等的技能,不以课题研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实验技术人员核编、定岗、聘任、

考核、奖励等措施,全面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争取3?5年使我校教学实验室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达到25%左右,本科以上学历增长到60%以上,工人人数降低到总人数的20%。

(七)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重点加强基础实验室、新上专业实验室条件建设。

按照国家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工程》关于对高等学校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和改造的要求,从加强基础__________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加强9 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20个左右专业基础实验室条件建设。力争五年内,3~4 个实验教学中心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 个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获得国家“全国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同时,加强新上专业实验室建设。合校以来,我校新建专业28 个,到“十一五”末,专业数达65个,而用于新专业建设的资金仅690万元,新建专业的实验条件较差,仪器设备数量严重不足,已无法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必须加强新专业实验条件建设。

(八)构建实验室评估长效机制,促进教学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评价方法、评估细则等指标体系,制订教学实验室考核办法,成立实验室评估领导小组和实验室评估专家组,定期对教学实验室进行评估;在实验室通过评估后一段时期内,组织专家检查整改情况,形成检查结论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将学校自评和每五年一次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对接,构建实验室评估长效机制,促进教学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对实验室工作的重视程度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反映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诞生的摇篮。全校上下要转变观念,摒弃以往“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旧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实验室建设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保障。

2、深化改革,实施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以学科为依托,把学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院(系)实验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开放预约式的管理模式,要求院(系)实验中心相对集中,实验中心每周开放72小时;建立院(系)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开放与共享的运行政策,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3、重视实验管理,强化人员素质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验技术人员在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有计划地选派实验技术人员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定期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学习,鼓励和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参加科研课题组,有计划地选留热爱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充实队伍,鼓励有经验的教师专职从事实验技术工作,对实验技术人员核编、定岗、聘任、考核、奖励等措施,完善实验室人员的考核办法,探索有效的人员管理体制等,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建立起一支业务精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以固定人员为主、流动人员为辅的实验室工作队伍。

4、建立“西北农林大学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公共平台”与“西安高校仪器设备与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形成资源共享与开放的机制。加强源头管理,做好申购大型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工作,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实施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工作,做好共享基金实施工作,促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

 

编辑:0     终审:0